近日,《中国人才》杂志(2025年第8期)在“聚焦”栏目刊发《聚人才链合力 解产业链难题》文章,展现河南人才集团以全球化视野和市场化机制,推动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资本、数据等要素为产才赋能,构建全域全链服务格局助力产才融合发展等创新实践。文章全文如下:
聚人才链合力 解产业链难题
河南人才集团服务产才融合的创新实践
位于郑州的中科博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全国干细胞技术研发创新型企业,成立初期,因行业领军人才缺少,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进展缓慢,严重制约其创新发展。河南人才集团自主研发的产业人才地图帮助其成功匹配到豫籍细胞组织工程学专家王影。王影的返乡加盟,助力企业实现了细胞领域关键性技术突破。
人才是产业创新的引擎,产业是人才创新的舞台。河南人才集团成立三年来,以产业需求为锚点,坚持全球化视野和市场化实践,助推人才引育与产业链同频共振;强化市场机制,让资本、数据等要素为产才赋能;突出生态思维,构建全域全链服务格局和服务体系,形成了人才链支撑产业链、产业链反哺创新链、创新链激活人才链的良性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人才链精准对接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作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河南人才集团把握这一趋势,积极对接该领域国际顶尖专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建伟团队。在获悉有产业化的需求后,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为其精准匹配人才政策、对接产业基金投资,成功促成其机器人项目落地。今年6月,其自主研发的行者二号正式上线京东商城,并与宇数、众擎等组成智能机器人专场开售,实现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样机到商用产品的转化,为河南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需求与人才专长的精准匹配,是推动技术突破的关键密钥。河南人才集团创新市场化举措,精准匹配产才供需,既为科研人才提供成果转化平台,又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真正实现人才价值与产业效益的协同提升。
绘制产业人才地图,精准匹配两端供需。入库顶尖人才数据440万条,集纳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11条产业链的110万家企业信息和3.6万项产业技术信息,形成7000万条高质量图谱数据,为产才供需精准智能匹配提供数据底座支撑。
链接高端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突破。设立院士专家创新服务中心,组织4位院士为20家科创企业问诊把脉。搭建政产学研用对接平台,邀请2名院士、19位专家学者与企业深度对接,集中发布60条企业技术需求和30项科研成果。柔性用才模式助力破解企业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院士把脉开方—企业落地转化—产业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定制化培育产业人才。举办汽车类职业学院,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特色专业群,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等8个产业学院、20个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培育超2万人次,其中,新能源汽车学院的毕业生凭借出色表现,入职头部车企,并快速成为车企技术骨干,学院整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7%。
二、人才链深度激活产业链
增产增效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河南人才集团发挥人才智力资源链接优势,引入新疆国杰文化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的先进农业科技成果——沼菌威物理转光叶面合剂,该产品可显著提高粮食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助力粮食作物增产增收。项目已在安阳内黄农林场、信阳潢川建设百亩试验田,一旦试验成功将为粮食产能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凭借市场化灵活优势,河南人才集团推动资本赋能、智库支撑和成果转化,全力服务人才链、激活产业链。
资本赋能,驱动创新突围。运营10亿元规模的河南人才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推出人才耐心资本,为70余家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1.5亿元融资支持。创新推出人才银行,累计支持科创项目融资达9.8亿元。承办创客中国河南总决赛,吸引参赛项目413个,促成投融资对接12亿元,获评工信部优秀对接服务单位称号。
智库支撑,助力产业升级。依托管理咨询服务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智库专业优势,在省委人才办指导下,相继发布全省首本、第二本人才蓝皮书,系统盘点河南人才家底,为河南人才工作提供权威参考和数据支撑;围绕算力、水利、文旅、户外装备等重点产业,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专项研究。其中,算力产业研究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并吸纳入政策文件。
成果转化,引领产业进阶。投资近5.5亿元建成国家级中原人力资源产业园二期,依托园区资源整合能力,建设运营博士后创新创业孵化园,打造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圈。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全链路实战培训,培育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助力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促成中国农科院、国杰研究院、河南省中科成果转化中心与豫企签约智慧农业、人才引育等项目,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乡组织系列校企对接活动,促成河南工学院与河南晶通新材料科技公司达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意向;推动河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与河南驼人医疗器械公司建立研发合作关系。
三、人才链长效耦合产业链
产才供需的精准匹配、人才政策的多重加持,有助于招揽高层次人才。但要真正吸引和留住人才,服务产业发展,还需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发展生态圈。“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能注册公司;咖啡吧隔壁就是路演厅!”郑州大学2024届硕士林同学在入驻郑州金水人才集团运营的创客空间后,当天就发出了朋友圈,道出首批入驻创客的共同惊喜,共享会议室、直播间、自助打印工坊、24小时无人超市,把“家+办公室+路演厅”塞进同一栋楼,提供政务、商务、生活等一站式多元化服务,让更多青年在郑州“创有家、业有成、心归处”,书写城市与人才“互相成就”的新故事。
构建全域产才融合生态。成立以来,河南人才集团积极构筑“1+3+N”区域布局,联合省内17个市县(区)组建区域人才集团,实现全省人才工作一张网;在北京、上海、深圳建设三个中心,在承担高层次人才引进、离岸人才服务、协同创新功能的基础上,分别作为政策研究中心和智库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全国业务管理中心,数字化中心和国际业务交付中心;“N”是在国内外人才密集的重要城市,建立若干个交付中心和人才服务联络处,形成覆盖全球的人才服务网络。其中,“全省一张网”成效尤为突出。
营造人才生态的基础在于办好人才牵挂的“关键小事”。“只带几件衣服就入住,连空调、热水器、家具衣柜都帮我们备好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张同学,入职三门峡市一家企业之后,顺利申请了青年人才公寓,公寓由三门峡市人才集团负责运营,不仅运营规范、管理高效,还定期举办人才主题活动,让更多青年在崤函大地“安身、暖心、成业”。
搭建全链产才融合体系。河南人才集团围绕引进—培育—服务—保障,持续完善高品质全周期产才服务。在美、德、法等国设立21个人才服务联络处,开展近20次国际人才合作交流,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澳洲河南同乡会等保持常态化交流,为河南产业升级储备16万名行业精英。构建覆盖技能提升、资格认证等职业培训体系,累计组织860场培训,惠及7万人次。先后举办“豫见英才・智汇河南”“郑好豫见”“豫见学长・5.20人才‘π’对”人才交流活动,服务博士人才近1700人次。创新推出集人才申报、政策、消费、就业、资本为一体的人才码,实现一码在手、服务全有,打通人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